close

 

台灣第一部zombie film,這是前導片…


個人意見:

劇情一般,其實如果是短片的話可以參考鬼亂五第三段《搭鬼車》的拍攝方式,先從短片開始會比較有效果,劇情我倒不是很在乎什麼前因後果的(反正zombie片從來都不需要劇情的…),效果有到就好,所以其實以"嘗試性"的角度來說,一開始場面與劇情就弄那麼大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另一方面…選角有點囧,與其找和善的外國人還不如找幾個五官深邃的原住民…對白上硬是要說"活屍"這兩個字也很饒舌,說殭屍不好嗎,說"死人"搞不好都好點…這種刻意的對白讓劇情走的很不流暢。

前導片有幾個cut我不是很喜歡,像是殭屍湧入西門町的片段,你可以湧入一條街,但湧入一個有多個入口的廣場,看起來非常的有"目標性",我是不知道劇情有沒有打算要交代殭屍的特性,不過這樣看起來殭屍很像是"被指揮"的。

提一下個人對美式殭屍的大致分類,一種是傳統類,走得慢動作也慢,無思考能力,有可能是死了活起來,因為走的慢群聚機率比較高,朝目標集體攻擊的時候很有數量的壓迫感。

另一種是驚悚類,像是毀滅倒數二十八天的類型,跑的快,因為即時傳染所以臉皮通常比較完整,集體跑起來非常有氣勢,很像大浪一波一波衝過來的感覺,攻擊性也非常強(搭鬼車也算是這類)。

(還有一種是會學習的…我就不講了…)

 

我其實看不大出來z-108打算用哪種類型作為基礎範本(還有一幕弄得像異形一樣我真是搞不懂…),受限於有限的化妝技術跟劇本,其實我覺得應該採用驚悚類的殭屍,在化妝上比較簡單,"突進、入侵"的效果也會更明顯,畢竟國內Focus在化妝上來製造恐怖效果很明顯的會看出破綻…

附圖:

貌似還可以…不過大堆頭的畫面質實在有點慘…

臨演其實也可以再稍微多做一點訓練,氣勢上不大夠,群體進攻的時候不夠兇猛,也太過整齊,基於我搞不懂這群殭屍到底是快是慢的前提上…也很難說其他意見,不過我真的覺得殭屍的群聚性不該那麼強,目前所有的畫面都是擁擠的,讓人感覺太over,這種片可怕的是出其不意,靠人多真的不是好主意。

講到人多,其實這部片人都一團一團的…警察、黑道、殭屍…視覺很累…

還有一定要吐槽一下黑道的設計,真是不三不四…都什麼年代了好歹服裝也正經一點,至少也有台灣味一點…這種風格就像是把二十八天毀滅倒數塞進禁區B-13一樣,真是莫名奇妙…又不是南美洲…

 

我很認同先驅者的氣概,不過很多事情我真的覺得還需要考慮,有衝勁也要有設計…如果能先像泰國弄一部低成本的片來做嘗試,相信會有更好的結果。

不過至少這片目前沒有領輔導金,我感到很開心,畢竟輔導金協助的電影…目前看來商業性實在是很有限。

 

 

P.S.話說前導片最後一幕到底是在歡樂什麼…是在打電動嗎?

P.P.S.還有警察跟黑道對話的那段裡,有個警察好像是秦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oplus 的頭像
    ooplus

    Ooplus:人生的抽屜。

    oop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