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學生的淚 台師大取消二一退學制
中國時報【朱真楷、葉芷妘╱台北報導】
台灣師範大學校務會議決議,取消雙二一退學制度及扣考規定,這學期就施行,是第一個廢除雙二一制度的頂尖大學。據了解,這項重大變革背後的力量源自於一位自我要求甚高、將自己逼到崩潰的女學生的眼淚。
上個月,台師大校方對「遭退學處分學生」召開申訴評議委員會時,一位被「雙二一」(累計兩學期超過二分之一學分不及格)的女學生陳述讓教授反思,是否應在冷冰冰的校規中,加入更深層的人性關懷。
一位評議委員回憶說,一位女學生申訴表示,因父母都在教育界服務,她從小就對自己有極高要求,拚命想讓家人以她為榮,最後順利考上台師大。但沒想到課業讓她長期陷入壓力,精神因而出狀況,幾乎崩潰。
她說,自己緊張到不敢上課,整天悶在宿舍。說到激動處,眼眶泛淚,「為了完成學業,我已經開始接受治療,雖然還沒痊癒,但有信心完成學業,教授可以再給我一次機會嗎……」這位評委沉重的說,女學生的眼淚好像在告訴大家,「我會堅強、我會努力,可以不要放棄我嗎?」讓所有教授整個心都揪在一起。
當女學生陳述完畢走出會場,有教授主動開口說「我們大人是怎麼了?是不是應該讓學生有喘息的空間?」有教授聲援說,學生有遵守校規的責任,但學校不應只用成績來作為放棄學生的標準,老師應嘗試放棄舊思維,換個角度捍衛學生的受教權。
第二次申委會,所有評委以舉手方式,一致通過收回女學生的退學令,更決定通盤檢討制度,促成校務會議做出取消雙二一的決議。
研究生代表林弘展說,台師大取消雙二一,儘管外界有疑慮,但從正面思考,這項變革終究會是學生與學校的雙贏。
台師大校長張國恩表示,未來台師大學生除了因品德問題被退學外,不再因成績被退學,但仍要在六年內修完畢業學分,否則還是拿不到畢業證書。
另外,以往學生缺課超過該學期授課時數的三分之一,就不能參加期末考(扣考),張國恩表示,這項懲處也違反比例原則,台師大也廢除,學生成績回歸老師專業評量,老師可考慮學生點名不到就扣分,但不應剝奪他考試的權利。
一個學生念到大學,發現自己能力無法跟上導致壓力過大,最後學校為了他改變遊戲規則,合理嗎?
不是要針對該學生,我也很欣賞他的態度,但是學校改變規則,對嗎?其他學生的權利與觀感呢?
雙二一都保不住,是不是代表學生不適合該走向?有考慮輔導至其他系所或專業過嗎?
"喘息的空間"不是等到要把學生二一的時候才想到的吧?教授平常沒有想過?如果真的沒有喘息的空間,其他學生有反應過嗎?如果沒有,這麼神來一筆的想法是頓悟嗎?
村口有條橋僅有一人寬,今日來了個坐輪椅的先生,你會找人揹他過去,還是把橋拆了蓋另一座?
長遠來看或許可以花時間蓋另外一條橋,但不是先拆現在這座阿!
我贊成不應該用成績做為唯一判斷,但不代表要廢除雙二一制,加上其他東西很難嗎?
如果把上課態度、作業程度、課外表現都或多或少的納入成績,而不單以考試成績為主,是不是會出現另一種老師?
(當然,前提是這些幹教授的能花時間去審視每個學生,阿,我們大學生太多了對吧?教育制度不意外)
這就是為了2%的人改變遊戲規則的最佳範例,我真不知道這些人是不是教書腦袋教壞了,每個人都有受教權,但路是學生自己選的,到了緊要關頭卻不用負責任,這麼爽的大學生活哪裡找,超英趕美了!
大學可以混六年又沒有被二一的風險,確實是讓學生更輕鬆了,但我實在很懷疑這是好是壞,而且我也不懂學校還剩下什麼東西可以制約學生,自由也不是這種自由法,根本就變相的浪費學習資源。
我們常說成績不是一切,確實,但成績是底線,現在這底線還真是底的很徹底。
詳細希望知道改變制度後要用什麼東西來評定學生的人回覆,循序漸進的改變是可以被期待的,沒有配套的教育改革就是殘害學生與國家未來的混蛋。
以後會不會每間學校都變醫學院,四年念完變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