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動畫

製作費七千萬台幣左右,結合Flash、3D還有傳統動畫方式製作,是近年的作品

綜合以上條件,你想到哪部電影?

絕對不是靠岸那麼靠杯的片子,謝謝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 Waltz with Bashir

 

這是一部來自以色列導演Ari Folman的記錄片動畫,簡單說是他自身的故事,背景是在一九八二年九月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的大屠殺,而導演正好也身在包圍該地區的部隊中…(聽起來很黑暗也很悲慘,沒錯,就是這樣,這不是什麼歡樂的電影)

 

From 官網(版面設計滿囧的)

"當時以色列軍隊正包圍此一地區,而導演Ari Folman正是其中一名士兵。一天晚上導演Ari Folman與一名友人在酒吧,這名友人告訴導演他每天晚上不斷反覆著同樣的惡夢,兩人覺得這與他們在八零年代初期從軍時所執行的任務有所關聯。讓Ari Folman驚訝的是自己幾乎將那段期間的一切事情都忘光了,對這謎一般的情況感到好奇,他決定與當年的朋友及同事們一一會面訪談,他想要挖掘那段期間所發生的以及他自己的事實。然而當他越挖越深入,他的記憶宛如超現實的圖像般開始悄悄的浮現…"

 

導演用動畫來呈現紀錄片的手法,在風格上非常獨特且強烈,在製作過程上採用先錄製真實影片,在運用動畫技術去製作動畫,會選用動畫去表現是因為在導演認為這樣才能表現出他記憶片段中的超現實畫面。

一開始看這部動畫會讓我想到心機掃描,不過該片預算是870萬美元,也就是2億8千多萬台幣,跟本片比起來簡直就天差地遠,而且在劇情上的評價低於他的美術評價。

↑ 小勞勃道尼??完全沒有印象!

相較之下,與巴席爾跳華爾滋的美術一點也不遜色,而且還跟劇情有很完整的連結(所以得那麼多獎…),這就不廢話了,我想講點別的。

 

當我知道這部片有使用Flash的時候我還滿驚訝的,雖然在動作上有Flash的奇妙節奏感,不過在臉部表情還有某些小動作上真的會讓我覺得是3D,陰影的變動真是很講究。

在色調上整部片偏濁色系,大部分是偏黃與藍色系,在某些畫面就算感覺色彩很多卻還是維持比較低彩度的色彩運用,跟整個故事背景相襯,不論畫面多麼的快樂,總是有那麼一點灰暗;在畫面設計上非常的像插畫,在某些片段結合傳統影片卻能維持良好的合諧感。

音樂也是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因素之一,有幾段音樂來的很突兀卻讓人有會心一笑的感受,很喜歡。

片尾的部分很沉重,導演很成功的用動畫的方式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卻又在片尾以接近寫實的手法描述戰爭的殘酷,給人很強烈的感受。

 

overall,如果有機會真的可以看看這部電影,如果都說光光也沒什麼好看了,推薦!

 

 

其實呢,我本來是想寫靠岸跟這部動畫的比較的,不過…我想算了…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op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