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roller-coaster_64.jpg  

 

雲霄飛車的理論基本上就是運用人體生/心理對於速度、高度的恐懼與期待而設計,在3次元的空間將上述兩點做最大的總和而形成。

依照規模與設計的不同時間長短也有所差異,但在座位上的人基本上只會覺得:很快(或是很醜)。

 

 

跟我念一遍:咻~咻~咻~~~~~咻(阿阿阿阿阿)~咻~~

結束。

 

 

依個人的表達方式不同,在雲霄飛車上的表情當然也千奇百怪;也有許多人以此為紓解壓力的絕佳時機,就算不怕也卯起來大叫。

 

新手上路通常會閉緊眼睛,咬牙切齒,啟動前面帶微笑,下車時雙腳發軟(有時還有故做鎮定的情形);老手則分為兩種,一種如上述所說亂吼亂叫(還面帶微笑),另一種是瞪大眼睛想看清楚到底在玩三小(會有乾眼的症狀,小弟不才在下我就是這樣)。

 

 

在這峰迴路轉的短暫路程中,有機會造就幾種人,一種是下車後拒絕再玩,一種是可以接受比較easy的,當然還有不管哪種都玩的。

 

 

拒絕再玩的人通常就跟這項樂趣絕緣了,要push他上去可能要1.有伴 2.有伴還非常有趣,簡言之就是一個人他死也不會去做,能逃則逃,能躲則躲。

 

可以接受easy的人會先衡量所有的情況再做決定(也可以說是找理由),偶爾會有想挑戰的心情(或是打賭打輸),而且還會要求自己不管怎樣下車都要保持鎮定(就算一身冷汗)

 

至於哪種都玩得稱做飛蛾撲火型,能玩則玩,也是去遊樂園最划算的人種之一(如果目的是為了去玩遊樂設施的話),管你斜度多大速度多快,從頭到尾都很enjoy,玩兩次以上還會嘗試對照相機做表情。

 

 

 

 

第一種人保護自己的心態比較強,稍微固執,做重大決定需要能夠依靠的角色給予祝福或幫助,但生活中滿獨立。了解自己的弱點,所以擅長感同身受,容易交朋友。

 

第二種人就是常說的play safe,需要外在動力,會催眠自己去面對挑戰或現實,是扛事情背黑鍋的好人選,某方面來說比較悲觀,但衝出去會持續滿久的,比較冷靜,但發洩壓力的管道比較壓抑。

 

第三種人是半個神經病,心直口快,追求刺激,容易沒耐心,易high型,心情轉變比較快,忘掉的事情也比較多(也可以說是預期心態比較強,所以比較不會受傷),但通常都有一個黑盒子在心裡。

 

 

 

 

 


 

我從來都沒說我這篇文章要聊雲霄飛車,只是我看雲霄飛車想到一些事情而已,看得懂的就看得懂吧:)

 

送給我的兩位好朋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oplus 的頭像
    ooplus

    Ooplus:人生的抽屜。

    oop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